两门课程均通过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,来判断同学们的学习情况。
IB经济
SL(标准水平)
外部评估占比70%,包括Paper1(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,2道题,考1小时15分钟)和Paper2(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,2道题,考1小时15分钟);
内部评估是经济评论,占比30%,学生要对4篇来自不同来源的经济新闻文章写评论。
HL(高水平)
外部评估占比80%,除了和SL一样的Paper1和Paper2(但考试时间各增加15分钟),还有Paper3,主要是数据分析和经济型相关题目,考1小时,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。
内部评估也是经济评论,占比20%。

IB商管
SL(标准水平)
外部评估占比80%,包括Paper1(商业案例分析,考1小时30分钟)和Paper 2(涉及企业管理不同主题的题目,从给出的4道题中选2道作答,考1小时30分钟)。
内部评估是一个商业项目,占比20%,学生要展示对商业概念和工具的理解与应用。
HL(高水平)
外部评估占比80%,Paper1(商业案例分析,考2小时)、Paper 2(从4道题中选3道作答,涉及更深入的商管知识,考2小时)和Paper 3(综合案例分析,考1小时)。
内部评估同样是商业项目:占比20%。

IB经济与商管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、知识整合及应用能力要求较高,在学习过程中常面临难点。
01、概念抽象与理解难度大
经济学包含大量抽象概念,同时,许多概念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,需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才能准确理解,而非单纯记忆定义。
02、独立完成内部评估
无论是经济学的新闻评论,还是商管的商业研究项目,从选题、文献查阅、数据分析到最终成文,整个过程都颇具挑战。
而HL学生必须在掌握更复杂理论模型(如垄断竞争、股权定价)的同时,具备更强的信息整合与综合决策能力。
想拿高分,关键是把学习变成日常习惯,别死记硬背,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,有意识地将抽象概念与时事新闻、企业案例相关联,构建活学活用的知识网络;早规划早准备内部评估,在每一个习题和讨论中,不仅回答“是什么”,更要追问“为什么”和“还可能怎样”。
IB课程体系的连续性与深度要求学习者必须建立长期、稳定的学习节奏与方法论,是一条需要长期投入的路,选对陪伴团队很重要。
海拓「IB新学期私人定制陪跑计划」正式开启!海拓深谙IB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与评估要求,以分段支持、长线陪伴为理念,为各阶段的IB学子提供针对性帮助,让我们陪伴孩子,在新学期跑得更稳、更远!

下一篇:最后一页